干电极技术是什么

时间:2025-01-18 12:42:47 技术杂谈

干电极技术是一种 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不使用液态溶剂来分散活性材料和导电添加剂,而是直接将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合剂的固态粉末混合在一起。以下是干电极技术的详细描述:

技术起源与应用

干电极技术最初应用于超级电容储能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上升,逐渐转换到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

制备过程

干电极技术通过将少量细粉状粘合剂(如PTFE)与正极或负极材料混合,利用挤压机形成电极材料带,再压延在金属箔集流体上形成锂电极。

干法工艺直接将活性颗粒、导电剂和粘接剂干混后,利用PTFE的原纤化作用形成自支撑膜,最后通过辊压覆盖在集流体表面。

技术优势

干法电极技术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和降低了成本。

该技术可以规避硫材料遇溶剂易反应易腐蚀的问题,适用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干法电极技术在成本效率、性能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生产适应性四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由于不使用溶剂,干法电极加工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能够提高电极的压实密度和减少孔隙率。

应用前景

干法电极技术正在成为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绿色转型的关键,具有提高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环境友好性潜力。

综上所述,干电极技术通过避免使用溶剂,简化了电池极片的制备过程,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能量密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