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软件专利侵权

时间:2025-04-01 07:12:05 技术杂谈

软件专利侵权的认定需要结合专利类型和具体侵权行为进行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

未经许可实施专利技术

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及直接获得的产品。

销售侵权产品或使用侵权方法

即使产品未直接使用专利技术,但销售或使用侵权产品仍可能构成侵权。

假冒他人专利

包括冒充专利、伪造专利文件等行为。

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未经许可制造、销售侵权产品

仅当产品外观设计与专利设计相同或近似,且用于生产经营目的时构成侵权。

三、特殊情形补充

盗版软件

未经许可复制、分发软件源代码或二进制文件,属于侵权行为。

反向工程侵权

未经许可对他人软件进行反向工程,若用于商业目的可能构成侵权。

四、侵权判定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

被控侵权产品需包含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

等同原则

若被控侵权技术通过替换、分解等手段实现相同功能,可认定为等同侵权。

综合判断原则

结合技术特征、侵权目的、主观恶意等因素综合判定。

五、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十一条:

明确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及侵权行为。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范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

六、应对建议

收集证据:保留侵权产品、源代码、交易记录等。

法律咨询:通过专业机构评估侵权风险及赔偿金额。

及时维权:在侵权行为持续期间采取行动,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注:软件领域同时受著作权法保护,若涉及代码复制等行为,需另行判断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