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复用系数的评定通常基于软件的功能和应用领域,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确定软件类别
业务处理:包括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复用度调整系数通常为1。
应用集成和科学计算:包括应用集成、公共支撑平台、企业服务总线、地理信息系统等;科学计算、模拟、统计等。复用度调整系数为1.2。
大数据和多媒体:包括图形、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应用领域;大数据分析系统。复用度调整系数为1.3。
人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复用度调整系数为1.5。
分析系统功能的复用度
在软件工作量估算过程中,对复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功能点方法,对每个逻辑文件的复用程度给出明确的定义和系数。
可以在规模估算之后,在未调整规模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复用程度的调整。
结合具体项目情况
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需求、技术架构、开发团队的经验等因素,对上述复用度调整系数进行适当调整。
例如,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大量数据处理和多媒体应用,可能会优先考虑大数据和多媒体的复用度调整系数。
综合评估
将各部分的复用度调整系数综合起来,得出整个项目的软件复用系数。
复用系数越高,说明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复用的部分越多,从而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地评定软件的复用系数,从而为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