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软件概要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软件设计满足需求、可行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评审流程和关键要点:
评审流程
组建评审小组
由公司领导、各部门相关人员、主审人、评审专家、项目负责人、软件测试人员组成评审小组。
分发文档
项目负责人提前分发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等文档作为评审依据。
召开评审会议
在会议上,系统分析员介绍设计思想,包括系统目标、总体设计、数据设计、处理方式设计、接口设计、运行设计、出错设计等。
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审查是否有错误存在。
整理评审报告
讨论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整理出一份《概要设计评审报告》。
修正与再评审
若发现错误较多或重大错误,则在改正之后,再次组织概要设计评审。
评审内容
系统结构和子系统结构
确认软件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每一成分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
接口设计
分析软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确认内部接口与外部接口是否已经明确定义,模块是否满足高内聚和低耦合的要求。
技术可行性和预算
确认软件设计在现有技术条件和预算范围内是否能按时实现。
可维护性
从软件维护的角度出发,确认设计是否考虑了方便未来的维护,包括维护可读性和可修改性。
风险分析
评估每个技术方案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风险、实施风险、维护风险等,选择风险较小、可控制的方案。
实用性
确认软件设计对于需求的解决方案是否实用。
技术清晰性
确认软件设计是否以一种易于翻译成代码的形式表达。
质量特征
确认软件设计是否表现出良好的质量特征,如可靠性、保密性、操作特性、性能等。
各种选择方案
看是否考虑过其他方案,比较各种选择方案的标准是什么。
限制和约束
评估对软件的限制是否实现,是否与需求一致。
其他具体问题
对于文档、可测试性、设计过程等进行评估。
建议
提前准备
项目负责人应提前准备好所有相关文档,确保评审小组成员有充分的资料进行评审。
充分讨论
评审会议应充分讨论,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提出问题和意见。
记录和跟踪
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应详细记录,并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跟踪和验证。
持续改进
评审过程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和修正,提高软件设计的质量。
通过以上流程和要点的详细评审,可以确保软件概要设计满足项目需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