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系统前期,监理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
监理目标:确保需求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具体实施:
与委托人和承建单位一同前往使用单位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业务流程。
审核项目需求分析是否全面、合理,并符合最终客户的要求。
监督需求分析过程中的文档保管和确认,包括需求分析报告和原型系统的审核。
确保需求分析方法的规范性,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如《软件需求说明书》(GB856T——88)。
设计阶段
监理目标:确保软件设计满足功能、性能、接口、数据、环境需求等,并符合业主的要求。
具体实施:
审核软件服务商提供的技术实现办法,确保与系统需求的匹配性和流程的合理性。
审查目标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和相互操作性。
参与设计评审会议,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
监督设计文档的编写和核对,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招标阶段
监理目标:确保招标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协助业主方选择合适的承建单位。
具体实施:
协助业主方编制软件工程的相关工作计划,并确定主要要求。
审核招标资料,包括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投标资格界定、进度控制要求、验收质量标准等。
审核工程预算、使用功能和目标,确保在合理、科学的范围内。
审查承建合同,确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启动阶段
监理目标:明确项目范围、目标、组成、进度、质量要求等,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具体实施:
项目前期资料进行备档,并界定系统实施的范围。
三方共同明确联系机制、项目接口责任、内部管理制度及监理工作流程。
审核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提交审核报告。
审核承建方的进度计划,确定监理进度计划。
制订本工程监理文档的命名、保存规范,明确各监理规范表格的使用。
规划阶段
监理目标:制定详细的监理计划,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质量标准和预算进行。
具体实施:
确定监理目标和任务,制定监理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资源投入、监理标准等。
参与设计评审会议,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
监督文档编写,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查验设计文档,核对设计方案与规范之间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各个阶段的监理工作,可以确保软件系统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后续的开发、测试和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监理工作应遵循“四控、三管、一协调”的原则,即控制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管理合同、信息和沟通,协调各方关系,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