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专门教授创业知识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教育的目的: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创业知识的性质广泛而复杂,包括管理、财务、经济学、博弈论、决策理论等通用知识。不同行业和创业者有不同的创业路径,这使得创业教育难以标准化和规模化。
创业教育的挑战:
创业还需要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与科学研究追求的确定性有所不同。大学课程的设置有时与市场需求脱节,对于创业和经商方面的课程设置较少。此外,大学教育可能缺乏实践经验的培养,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成功创业者和企业家的经验分享不足,大学与他们建立联系较少。
社会和经济因素:
社会是遵循二八原则的,20%的人制定规则,他们不愿意让剩下的80%都学会赚钱的。学校培养的恰恰就是公司的某个岗位需要的技能,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利益永远稳固,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教人创业跟教人炒股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需要个人悟性和实践。
教师资源和资金:
大学教师可能没有创业经验,难以提供有说服力的指导。创业需要资金和资源,这些在大学教育中不是主要关注点。信息差和个人关系网络在创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这些在大学中不易获得。
尽管如此,许多大学正在尝试通过设置创业课程、商业模拟案例、与企业合作等方式,来弥补这些盲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培养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