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皮剥皮的最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半环剥法:
在杜仲树生长10~20年后,于6~7月高温湿润季节,在离地面10cm以上的树干处,切去树干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注意割至韧皮部时不伤形成层,然后剥取树皮。经2~3年后树皮可重新长成。
环剥法:
使用芽接刀在树干分枝处的下方,绕树干环切一刀,再在离地面10cm处环切一刀,然后垂直向下纵切一刀,切断韧皮部而不伤木质部,接着剥取树皮。剥皮后,将树皮用开水烫泡、展平、叠平、压紧,并用稻草包住发汗,一周后取出晒干,刮去粗皮,修切整齐后贮藏。
局部剥皮法:
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在树干上先将要剥皮部分的上、下两端各环割一刀,再在环割口之间纵割一刀,然后顺着纵缝将树皮撬起,向外剥,直至全部剥下为止。剥皮后将树皮放在通风避雨处,层层叠起,覆盖干草,压紧发汗,待树皮发热、内皮变色后取出晒干压平,进行包装。
大面积环状剥皮法:
在树干上选择适当位置进行多次环剥,以提高单株杜仲树的产量。这种方法技术复杂,要求高,掌握不好容易失败。
促进再生新皮的方法:
在剥皮后,向剥面均匀喷施一层配制的营养素水溶液,以促进再生皮发育和细胞再生,预防溃疡腐烂。剥皮后五天即开始形成新皮,30天后成活率和剥皮效果最佳。
综合以上方法,推荐使用 半环剥法或 环剥法,因为这两种方法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同时也有利于杜仲树的再生和新皮的生长。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剥皮时间(6~7月高温湿润季节),并在剥皮后做好树皮的保护工作,如发汗、晒干、包装等,以确保剥皮效果和树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