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地龙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控制温度与湿度
地龙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饲料应保持潮湿状态。湿度以手轻握,水珠在指缝中流出而不滴为度。不同种类的蚯蚓对温度要求不同,普通在20℃~30℃均可生长发育,25℃左右生长较快,繁殖率较高。在炎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天,应采取降温和保暖措施。
通风透气
在饲养中加拌碎稻草或麦秆,增强料隙间的空气流通。即使冬季,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以保证蚯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的新鲜空气。蚯蚓习惯于宁静与黑暗的土层生活,饲养期间不宜翻动,防止强光照耀。
调整饲料酸碱度
饲料酸碱度的中性有利于蚯蚓摄食和繁殖。过碱可用废硫酸或磷酸二氢铵调节,过酸用石灰水或氢氧化钾调节。
适时分群与采收
种蚓不断产生蚓茧,密度增大,需适时收取成蚓,分成种子群、繁殖群和生产群进行饲养。收取成蚓可与补充饲料、除粪结合进行。
选择合适的土壤
地龙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最好含有丰盛的有机质。选择好土地后,可以在里面弄上喷水的设备,以防干旱影响生长。此外,可以在土壤中添加猪牛粪和稻草等,起到保温和施肥的作用。
修建池塘
养殖地龙时,可以修建水泥底且体积为0.4立方米的饲养池。池塘底部铺上一层腐熟的混合饲料,将地龙苗放入饲料上,让其自行钻入。
多层温床饲养
在室内用角钢和水泥预制板或木板搭成多层床架。冬季利用工厂的废气或用煤火、电热器等加温,以保证蚯蚓正常生活。
饲料的投放
地龙是杂食性动物,要求营养丰富的有机物质。饲料应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废物,如各种牲畜粪便和秸杆等。投放饲料时,应与土混合,便于蚯蚓取食后潜伏肥土中栖息。
田间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排灌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此外,要注意防止小鸟等动物捕食地龙。
繁殖方法
地龙可以通过种子或根状茎繁殖。种子繁殖需将种子与湿砂混合后处理,然后播种。根状茎繁殖则将根状茎切成段,每段应有芽苞,然后放入沟中,覆土压实。
通过以上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地龙的养殖,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