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 清朝学者魏源的《海国图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用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具体来说,“师夷”中的“师”是动词,表示以某某为师,向某某学习;“夷”在这里特指西方的洋人;“长技”则是指先进的技术,主要指武器制造技术。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来制约和制服洋人,以抵抗其侵略。这一思想在清末的洋务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工业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等,试图缩小与西方之间的差距,并增强国家的实力。
因此,“师夷长技”不仅是一个军事技术的学习口号,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对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