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审计程序:
审计计划阶段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的目标和内容重点。
组成审计组,并提前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如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阶段
成立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并进行审前调查。
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审计组实施审计,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
执行审计程序,包括实地观察、文件审查、内部控制测试等,以收集审计证据并记录审计发现。
审计完成阶段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在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
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其他相关程序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进行初步评价。
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评价测试结果。
询问相关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函证,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
重新计算和重新执行,核对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及执行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分析程序,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财务收支审计的完整流程,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