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是依据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约翰·B·沃森(John B. Watson)在20世纪初创立,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来形成和调节的。程序教学的设计遵循了行为主义的原则,特别是操作行为主义,由B.F.斯金纳(B.F. Skinner)等人进一步发展。
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如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发现及时强化可以增强某种行为,而消退错误的反应则有助于学习。他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强调小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原则。这些原则使得程序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种学科的学习。
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许多小的问题或项目,学生按顺序逐个学习,每完成一个问题后都会得到反馈,从而逐步掌握整个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并且适用于不同学习能力和背景的学生。
综上所述,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