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布光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主光:
这是布光的基础,主光源负责照亮被摄体的主要部分,通常位于被摄体的正面或稍高处,以便在面部产生阴影,增强立体感。
加辅助光:
辅助光用于补充主光,减少阴影,使画面更加均匀。辅助光可以位于主光的对面,强度通常比主光弱。
设置背景光:
背景光用于照亮背景,使画面背景与主体形成对比,增强画面的深度感。背景光可以是硬光或软光,根据拍摄需求选择。
加轮廓光:
轮廓光用于在主体边缘形成明亮的光线,使主体与背景分离,增强轮廓感。轮廓光通常从主体的一侧照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加置装饰光:
装饰光用于增加画面的细节和层次感,如在主体的眼睛、嘴唇或头发等部位添加柔和的光线,使画面更加生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布光技巧,如 分裂光,即将光源与模特呈90度角分布,只照亮一半的面部,另一半处于阴影中,产生强烈的轮廓对比。
在实际操作中,布光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光度:光源的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
光位:光源与被摄体的位置和角度,包括顺光、逆光、顶光、脚光、侧光、前侧光、侧逆光等。
光质:光的软硬和聚散特性,如硬光产生清晰锐利的阴影,软光则使阴影柔和。
光型:光源的形状,如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
光比:主光与辅助光之间的亮度比,影响阴影的深浅和画面的立体感。
光色:光源的颜色,如日光、灯光、彩色光等,会影响画面的色调和情感表达。
通过掌握这些布光技巧和原则,摄影师可以更好地控制光线,创造出适合不同主题和风格的人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