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缺陷检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图像采集
使用高速线扫相机和红外激光进行图像获取,并将数据存储在系统中。
预处理
将采集到的原始铁轨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清晰、可用的图像数据。预处理可能包括去噪、对比度增强等操作。
轨道区域定位
利用轨道区域定位模块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输出二分类的特征图和边界回归的特征图,以确定轨道的左右边界。
图像分割
根据确定的轨道边界,从原始铁轨图像中分割出感兴趣的轨道区域,得到第一轨道图像。
缺陷检测
将第一轨道图像进行进一步预处理,得到第二轨道图像。然后,利用预设窗口以预设步长在第二轨道图像上滑动,将置于窗口中的区域图像输入缺陷分类模块进行检测,直至遍历整个图像,得到缺陷检测结果。
结果标识
根据缺陷检测结果,在第二轨道图像中框选并标识出检测出的缺陷区域,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结果分析与报告
对检测到的缺陷进行分类和详细分析,生成检测报告,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轨道缺陷检测程序,旨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