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的程序根据什么法律

时间:2025-01-18 14:08:06 程序应用

征地的程序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等相关法律。以下是具体的程序规定:

土地征收的批准和公告

国家征收土地需依照法定程序获得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公告并组织实施。

征收土地公告应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内容,并需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其他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按照国务院规定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或其授权的机关批准。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需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各方意见。如多数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征收土地的实施

自征收土地预公告发布之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拟征收范围内抢栽抢建。违反规定的,不予补偿。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并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如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这些程序旨在确保土地征收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议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这些规定,确保土地征收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