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审判决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或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发现确有错误时,自行组成合议庭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下主体有权提起提审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
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上级人民法院:
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
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并有权决定再审。
审判委员会:
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讨论决定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
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需要注意的是,提审和指令再审的区别在于提审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直接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而指令再审则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指示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提审的案件由提审法院自行作出裁定,指令再审的案件由下级法院作出裁定。
在实际操作中,提审判决的提起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包括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组成合议庭、调取原审案卷和材料等。提审判决的适用情形通常包括裁判确有错误、新证据证明原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错误等。
建议:在提起提审判决前,建议相关法院或当事人充分评估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律适用问题,确保提审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审程序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