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应急程序是指 为防范、控制、减轻和消除对民用航空活动的威胁与危害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包括:
预防与应急准备
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环节。
构建预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信息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
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民航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风险信息实时共享,提高风险应对效率。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突发事件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民航领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源等关键要素。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应急处置与救援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民航管理机构、航空公司、机场等相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和程序,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调配资源,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迅速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乘客和乘员的安全,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民航公司需要及时、准确地发布应急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应急通信与信息管理
建立紧急通信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共享。
应急指挥机构主要负责对应急事件汇报、判断、指挥、协调和调度,全程参与应急预案的组织和实施。
通讯指挥调度中心、应急通讯运维中心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民航应急事件的信息联通、处置情况的及时传递,并保障关键信息流畅传输。
应急工作评估与改进
对民航应急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培训,使民航应急工作人员掌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流程、技能和知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这些工作旨在确保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保障旅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