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的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18 06:48:05 程序应用

内部审核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策划与准备

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明确审核方式(如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或要素审核),并确定审核频次和范围。

成立内审组,成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制定内审实施计划,明确各受审核部门的审查内容,并由质量负责人审批。

召开内审组预备会议,研究体系文件,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文件,并明确分工和要求。

实施审核

按照内审实施计划进行现场审核和资料审核,与相关人员交流,收集证据和数据。

发现问题和不符合项,并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记录,提出改进建议。

实施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审核报告

编写内审报告,总结审核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

审核报告需提交给相关管理层,并进行跟踪和整改。

复核与评估

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内审复核和评估,验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管理程序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应包括目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审核类别、审核的组织、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人员的确定与责任、审核计划、审核的基本步骤、方法及要求、审核的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跟踪审核等内容。

沟通与协调

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与被审核部门或岗位负责人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审核事项、时间和地点,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记录与报告

内审记录应包括内审计划、内审方案、内审表(不符合项报告表)和内审报告(总结),这些记录是审核过程的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步骤,组织可以确保内部审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不断提升管理体系的合规性、高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