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和理论。以下是抽样检验程序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采样
抽样应由2名(含)以上食品抽样人员参加,在执行抽样任务时,抽样人员应当向被抽样者出示有效证件。
抽样前,必须准备加盖公章的《采样记录》和其他有关文书。
样本的抽取
根据批量的大小,抽取不同数量的样本。
抽取样本时,必须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以避免偏差。
样本的检验
对抽取的样本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应与预先设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判断与决策
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
判断标准通常包括合格判断数(允收数)和不合格判断数(拒收数)。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抽样和检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信息。
编写抽样检验报告,供后续的质量管理和决策使用。
抽样检验的分类
一次抽样方案:仅需抽取一个样本,便可对批作出接收与否的判断。
二次抽样方案:抽样可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检验后可能有三种结论:接收、拒收、继续抽样。只有在第三种结论时,才抽取第二个样本,然后最终作出接收与否的判断。
抽样检验的应用
验收性抽样检验:在产品交付前进行,目的是确认产品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监督抽样检验:由质量监督机构或第三方机构进行,目的是对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抽样检验程序能够有效地评估产品质量,确保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同时提高检验效率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