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分子对接软件推荐
AutoDock系列 AutoDock:
开源免费,集成拉马克遗传算法(LGA),适合学术研究,但学习曲线较陡峭,对受体柔性处理有限。
AutoDock Vina:升级版,优化评分函数和搜索算法,速度和精度提升显著,用户界面友好,适合中小规模对接任务。
商业软件 Schrödinger Glide:
高精度,提供全面的后续分析工具,适合精细研究和商业项目,但费用较高,计算资源需求大。
MOE (Molecular Operating Environment):集成建模、对接、模拟等功能,界面友好,适合多任务研究,同样为商业软件,成本较高。
其他先进工具 DiffDock:
基于扩散模型,预测小分子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支持多配体并行对接,实验验证RMSD误差小于1 Å,适合AI驱动的虚拟筛选。
Hugging Face DiffDock-Web:在线云工具,支持免安装、一键化处理,适合快速筛选和机制研究。
二、选择建议
学术研究优先 优先考虑 AutoDock Vina
(易用性高)或 DiffDock(AI性能强),两者结合可提升效率。
若需深度分析,可搭配 MOE的全面功能。
商业项目或高精度需求
选择 Schrödinger Glide或 MOE,但需注意预算和计算资源限制。
预算有限或新手用户
可尝试 AutoDock(开源免费)或 3D-DOCK(部分功能免费)。
特定场景扩展
需蛋白-多配体对接时, AutoDock Vina或 Hugging Face DiffDock-Web更适合。
三、注意事项
硬件要求: 商业软件和Glide对CPU/GPU性能要求较高,建议使用高性能计算资源。 学习成本
后续分析:Glide提供丰富的分析工具,但MOE在多模态模拟方面更全面。
建议根据具体需求(如预算、精度、团队技术水平)进行选择,必要时结合多种工具互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