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墓的程序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前期准备
确定墓地位置和风水,请阴阳先生勘察并选择合适的日子破土。
准备必要的物品,如罗盘、铁锹、旺山红、银元或硬币、谷草、红布条等。
安排孝子和其他协助人员,并通知相关亲属准备祭品和随葬品。
开穴打墓
孝子陪伴阴阳先生,进行祭祀仪式,包括上香、化马、奠酒、烧黄钱等,以安顿土神。
使用罗盘确定分经线,并在上下两处钉好经桩,将分经线拴在经桩上。
开始挖墓穴,首先挖出墓穴开口线,然后按照画好的痕迹开挖。
墓穴深度一般为七尺二寸,具体深度由孝子目测确定。
墓穴准备
在墓穴底部铺设黄沙,称为“铺金”,并除去上面的脚印。
如果是合葬,需另挖一穴,并将配偶的墓穴挖开一部分,露出棺盖。
在墓穴中放置衣饭罐、陶瓷罐和豆油灯等物品。
灵柩安置
墓穴挖好后,将灵柩放入墓穴中,调整位置使其稳固。
在灵柩上首放置两根竹子或光滑润泽的小杉树,用撬棍推进去后抽掉垫底,最后铲草皮封好洞口。
祭祀仪式
孝子和其他亲属在灵前进行祭祀,包括烧香、点烛、敬酒、叩头行礼等。
祭祀过程中,孝媳妇可能会进行特殊仪式,如捧黄土撒到猪栏鸡笼和床下。
祭祀结束后,点燃鞭炮送别。
后续处理
下葬后,孝子和其他亲属绕墓转三圈,禁止回头探视。
洗手并可能用酒洗,以驱除晦气。
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并进行相关庆祝活动,如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等。
这些步骤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祖先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丧葬文化和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