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属于什么程序

时间:2025-01-17 21:53:28 程序应用

劳动仲裁 不属于司法程序,而是属于 准司法裁判程序。它是一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发生劳动争议时,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直接去法院是不受理的。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不一定要出庭,可以由代理人出庭,这与法院的民事诉讼相似。

劳动仲裁的程序主要包括:

1. 仲裁申请:劳动者在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

2. 案件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后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3. 组建仲裁庭:受理后五日内组成仲裁庭,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4. 开庭审理:仲裁庭应于开庭五日前通知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5. 调解:仲裁庭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 仲裁裁决:仲裁庭应在组成后四十五日内结案,案情复杂可延期,但不得超过十五日。裁决按多数仲裁员意见作出,少数意见记入笔录。

7. 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建议: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程序相对简便快捷,有助于及时维护劳动者权益。

当事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材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应及时提起诉讼,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