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物业的大致流程如下:
准备起诉材料
撰写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收集并提供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如合同、收据、照片等。
准备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资质证书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代理人授权委托书及其身份证复印件等。
确定管辖法院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应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递交起诉状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立案审查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送达起诉状
法院在立案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排期开庭
法院在立案后,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开庭前,法院会组织调解,尝试让物业和业主各退一步,达成和解。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定个开庭日期发给双方。
开庭时,法院会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然后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最后进行调解或宣判。
判决与执行
法院在审理结束后,会作出判决。如果业主仍不交费,物业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建议
在起诉前,可以先尝试与物业进行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如果决定起诉,务必按照法律规定准备齐全所有必要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进行起诉。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保持与律师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案件进展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