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报审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
由项目总工程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经过内部审查和专家评审。
最终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批。
图纸会审记录
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并记录会审结果。
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技术(安全)交底
施工前,项目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开工报告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向监理单位提交开工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工程概况、施工计划、资源配置等内容。
管理人员名单
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包括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质量检查员等。
确保项目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各类材料报验
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后,需向监理单位提交材料报验。
报验材料应包括材料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
设计变更
如施工过程中需进行设计变更,施工单位需提交设计变更申请。
经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变更施工。
现场签证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需进行现场签证,需向监理单位提交签证申请。
签证内容应明确变更内容、工程量、时间等。
隐蔽报验
隐蔽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自检,并填写《隐蔽工程报审、报验表》。
附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资料,向监理单位报验。
监理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要求后签认。
检验批报验
检验批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自检,并填写《检验批报审、报验表》。
附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和相关资料,向监理单位报验。
监理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要求后签认。
分项工程报验
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自检,并填写《分项工程报审、报验表》。
附上相关施工记录和资料,向监理单位报验。
监理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要求后签认。
分部工程报验
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自检,并填写《分部工程报审、报验表》。
附上相关施工记录和资料,向监理单位报验。
监理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要求后签认。
单位工程报验
单位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自检,并填写《单位工程报审、报验表》。
附上相关施工记录和资料,向监理单位报验。
监理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要求后签认。
竣工报告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需提交竣工报告。
竣工报告中应包含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总结和验收情况。
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进行报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同时,监理单位也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