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质检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图书采购
图书从各出版社或供应商处采购,并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
入库验收
图书到达仓库后,进行入库验收,内容包括图书的完好性、封面、页码、装订等方面。
质检抽检
对入库的图书进行质检抽检,以保证图书的质量符合标准。质检员会从不同批次的图书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查,包括纸质、印刷质量、版面设计等方面。
库存监管
对图书的库存进行定期监管,确保图书的存放环境符合要求,防止图书受潮、变形等问题。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抽查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的年度通知要求,从各图书出版单位上一年度已出图书书目中随机抽取样书。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从质量检查专家库中选取质检专家,对所抽取的样书进行初步检查。
图书内容、编校、设计及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为质量合格。质量检查中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以上的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
初审结果反馈到各出版单位,出版单位如有异议,可在接到初审结果后15日内提出申辩意见,请求复检。复审结果再次反馈到各出版单位。出版单位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请求裁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质检专家对申辩意见进行复审。
出版社内部质检
出版社技术人员检查蓝纸、毛书或对批量图书进行质量抽检。
入库上市
经过质检合格的图书可以入库并上市销售。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图书质检的完整程序,旨在确保图书的质量,维护读者的权益,并推动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