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有些什么程序

时间:2025-01-17 13:58:41 程序应用

土地征收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发布土地征收预公告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内容包括征收范围、目的、开展土地现状调查的安排等,公告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开展土地现状调查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内容包括土地的位置、权属、地类和面积等,目的是为后续补偿方案拟定和补偿协议签订提供现状调查数据。

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征收项目对社会稳定风险状况的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土地征收的重要依据。

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依据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公告内容应包括补偿安置方案、补偿登记方式期限、异议反馈渠道等。

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征求意见

将拟定的补偿方案在征收范围内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组织听证。

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

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并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协议。若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应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申请土地征收审批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发布土地征收公告

征收申请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公告内容包括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

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

根据公告和听证情况,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明确补偿方式、标准和时间等。

责令交出土地

被征收人在规定期限内交出土地,拒不交出的,政府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这些程序旨在确保土地征收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保护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