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谢恩仪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信仰活动,主要目的是答谢天恩,并祈求家族繁荣。以下是该仪式的一些主要程序:
前期准备
所有家族成员提前三天开始吃斋,筹备仪式的各项工作。
乞化
家族的大部分成员装扮成“囚犯”,身着素衣,脖子上“带枷”,手提小篮子,集体游走到乡里或外乡亲戚家里进行“乞化”。
在乞化过程中,家族成员会尽量保持安静,不得说话,如果需要说话也要尽量压低声音。
被乞讨的人家会将钱折成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并挂在谢恩家庭成员的脖子上,同时在篮子里放米、豆、硬币等物品。
请神与祀神
家族成员持香站立跪拜,包括娱神中的“师公跑埕”(道士的表演)。
“师公跑埕”一般包括吹、唱、跑、跳等演出,也被称为“十方下埕”。
谢恩仪式
仪式中有七师一鼓两吹,共分为十二场(十二乐章),包括乞舍、安奉请神、进表、建坛、拜诰、迎真、十供、八卦、改圣、普施、进贡、谢罗等环节。
赦枷
通过仪式为戴枷的“囚犯”卸掉枷子,表示子孙后代从先人罪业中解脱出来,整个家族后代也从仪式中获得功德圆满。
结束与分发红包
仪式结束时,给参加活动的亲戚分发红包,并在他们的担盘中搁两斤白糖和两斤白面。
其他习俗
未婚孙辈会带上花伽,长辈亲戚则会给予金链、银锁、金钱等“挂豆”作为礼物。
仪式中可能还包括请戏班做戏等娱乐活动。
整个谢恩仪式规模较大,一般需要2-3天时间,是莆田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体现了民间对神明的感激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