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办案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17 10:58:15 程序应用

正常办案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案件 :包括控告、自首、报案、扭送等。

审查

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就移送有关机关。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立案:

对于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侦查

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通缉等。

破案:

收集足够的证据,足以逮捕犯罪嫌疑人。

采取强制措施:

如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等。

继续侦查完善证据:

确保没有遗漏的证据,重新收集证据。

侦查终结:

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侦查后,认为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移送审查起诉:

侦查结束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此外,对于行政处罚案件,一般程序包括:

案源登记:

通过监督检查、投诉、申诉、举报等途径获取案件线索。

立案:

根据初步掌握的证据,填写立案审批表并报办案机构负责人审批。

调查取证

调查、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证据。

依法检查违法行为现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和证据提取单。

询问当事人及证明人,制作询问笔录。

先行登记保存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如查封、扣押等,并制作相关通知书。

案件调查终结:

写出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书,草拟行政处罚建议书,连同案卷交由核审机构核审。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核审结果,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告知当事人。

这些程序旨在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合法的处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