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的主要参数包括:
容量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 = 1024MB,1TB = 1024G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B = 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即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
转速
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即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
目前,硬盘转速有5400r/min、7200r/min和10000r/min等,数字越大,速度越快。
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轨道位置和从目标轨道查找要读取和写入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反映硬盘的读写速度,包括硬盘的搜索时间和等待时间。
当前硬盘的平均查找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应该小于或等于8ms。
缓存
硬盘的缓存用于提高硬盘与外部数据的传输速度。缓存的大小与硬盘速度也有一定关系,通常越大越好。目前大多数硬盘的缓存容量在2MB到32MB之间。
接口类型
硬盘接口类型影响硬盘的传输速度和兼容性。常见的硬盘接口包括SATA、SAS、M.2等。
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读取速度一般在500-600 MB/s之间。M.2固态硬盘采用M.2接口,读取速度一般在2000-7000 MB/s之间。
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上的速度。内部传输率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硬盘类型
硬盘可以分为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硬盘(SSD)等。HDD通过旋转的盘片来存储数据,而SSD使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
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硬盘的性能和适用场景。在购买硬盘时,用户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综合考虑这些参数来选择合适的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