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型病毒:
通过感染软盘的引导扇区,并进而感染硬盘和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MBR)。当硬盘被感染后,计算机会感染每个插入的设备。
文件型病毒:
通过操作系统的文件进行传播和感染,通常隐藏在系统的存储器内,感染文件的扩展名为EXE、COM、DLL、SYS、BIN、DOC等。文件型病毒又可分为源码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外壳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
结合了引导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的特点,既感染硬盘的引导扇区,又感染文件。
宏病毒:
主要感染包含宏(Macros)的文档文件,如Microsoft Word或Excel文件,病毒会利用文档中的宏功能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多态病毒:
每次感染时都会改变其代码结构,使传统的病毒扫描软件难以检测,增加了防御的难度。
脚本病毒:
通常通过网页脚本(如JavaScript或VBScript)或在电子邮件中附带的脚本文件传播,常利用浏览器或邮件客户端的安全漏洞执行恶意代码。
勒索病毒:
通过加密文件勒索用户支付赎金以解锁数据。近年来,勒索病毒成为最常见的电脑病毒之一,如eCh0raix、Babuk、TellYouThePass、BlackCat等。
蠕虫病毒:
一种自我复制的病毒,能够在网络中自行传播,不依赖宿主文件。著名的蠕虫病毒包括“莫里斯蠕虫”(Morris Worm)。
特洛伊木马:
伪装成正常程序的病毒,能够长久潜伏、远程操控,盗取用户的账号信息。
CIH病毒:
一种能够破坏电脑硬件的病毒,通过加载特殊驱动来访问闪存芯片。
熊猫烧香病毒:
一种能够破坏计算机硬件并冒充正常程序的病毒。
这些病毒类型各有特点,但它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破坏、窃取或加密计算机中的数据,给用户和系统带来严重的威胁。建议用户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进行防护,并避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附件和链接,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