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儒家拜师礼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问好与请求
学生到达老师门前,先行施礼并恭敬地问好,通常是行一个礼节性的鞠躬,示意尊敬与问候。
学生表达自己希望成为老师的学生,并请求老师的指导和教诲,例如说:“愿得到先生的教诲”或“请让我成为您的学生”。
答应与接纳
老师听到学生的请求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意愿决定是否接受学生。
如果老师答应了学生的请求,学生将被接纳为老师的学生。
行礼
学生向老师行正式的礼节性鞠躬,具体的鞠躬方式可能因地区或传统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学生会向老师深鞠躬以示尊敬。
授课与指导
一旦拜师完成,老师会开始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导道德和提供指导。
学生要虚心聆听、恭敬对待,并遵守老师的教诲。
其他相关礼仪
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赠送束修六礼:包括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等,象征对师傅的敬意和感谢。
敬茶与叩首礼:徒弟向师父敬茶,并三次深行叩首礼,表达心志和敬意。
师徒立誓:师徒共同立下誓言,将尊师重道深深铭刻心间。
这些步骤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师重道的精神,通过这些仪式,徒弟表达了对师傅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师傅也接受了徒弟的敬意,并承诺传授知识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