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优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需求分析与沟通
充分了解业主需求,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确保设计单位充分理解工程建设目标(如性能指标、造价控制目标等)。
拟定设计原则
以工程功能需求为出发点,重点考虑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和财务审核规范性,科学地进行设计方案优化。
专家论证与技术经济分析
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专项设计方案等重要专业问题进行论证及技术经济分析,对风险和经济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咨询意见。
预采购与优化建议
在设备采购时,可以采用“预采购”方式,邀请专业公司提前介入,协助分析专业工种及特殊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总体布置等,并提出合理优化建议。
造价管控与限额设计
加强造价管控,推行限额设计,将“画了算”改为“算了画”,按照标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价值工程应用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功能满足需求的同时,控制成本。
施工图设计优化
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设计方案及合同要求,由设计管理部门牵头组织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进行施工图优化设计和精细化设计工作,对设计范围、深度进行拓展,实行工程量控制。
设计变更管理
建立初步设计变更流程,包括变更需求的提出、审批、通知和实施,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评估与修改
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修改,从多个角度出发,确保设计方案达到最佳效果。
审批与申报
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由项目法人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论证,设计单位根据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并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申报审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初步设计既满足功能需求,又控制造价,同时保证设计质量,为后续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