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3级审核程序是指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对每一经济事项均实行 三级控制把关的审核、审查、审批制度和办法。这一程序旨在通过逐层递进的审核方式,确保提交的内容或操作能够经过多重校验,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具体包括以下三级审核内容:
物资采购中的三级审核制
第一级审核(自我审核):物资使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审核内容包括该项物资是否急需购进,仓库中是否有存货,是否有可代用品等。
第二级审核: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厂商,签定采购合同,单位领导根据采购部门提供的相关产品价格信息,审核批准后,实施采购计划。
第三级审核:物资进厂后,财务科根据材料入库单及技术检验单对照采购合同进行最后核对。
资金支付中的三级审批制
第一级审核(自我审计):用款单位提出用款申请,用款部门进行自我审计,审核合同或协议。
第二级审核:财务科根据用款申请,审核各项手续是否齐全。
第三级审核:单位领导审批。
现金管理中的三级审查制
第一级审查:由出纳员自己进行现金盘点,做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第二级审查:由财务科对出纳的库存现金进行定期监盘,监盘前记录监盘时点止的现金帐面余额,根据出纳在盘点之前尚未入帐的原始单据推算出实际的库存现金。
第三级审查:由厂组织人员进行监盘,一般采取不定期监盘,监盘程序与第二级审查相同。
记帐凭证中的三级审核制
第一级审核:记帐凭证录入人员相互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原始单据的正确、合法、完整,记帐凭证编制的正确性。
第二级审核:财务科设置的专业审计员审核,包括记帐凭证摘要是否准确、会计科目的运用是否正确、记帐金额是否完全正确、原始单据有无漏记或多计的错误。
第三级审核:财务科负责人做最后审计,对那些容易发生错误和容易产生歧义的会计业务进行重点审核。
增值税申报中的三级审核制
第一级审核:发票录入人员的自审,对录入的销项发票和进项发票及运输发票进行审查复核,审核内容包括增值税发票上的各个项目有无输入上的错误。
第二级审核:增值税申报员进行第二次审核,不仅要逐笔审核,同时还要进行计算性复核,确保增值税申报表中的各项税额与明细帐相符。
第三级审核:主要是计算性复核,方法同第二级复核。
通过这种三级审核程序,企业可以在财务管理中减少许多漏洞,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