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项目、成立审计小组,编制实施方案,进行立项前审计
确定审计项目,成立审计小组。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进行立项前审计。
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竣工结算资料及财务资料
被审计单位需提供所有竣工结算资料及财务资料。
审计小组实施审计
审计小组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有义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
审计重点包括项目立项是否有依据,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工程造价的审定等。
审计小组提交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审计小组需提交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被审计单位应在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或审计机关,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机关在收到审计报告后三十日内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审计决定,并送达被审计单位。
审计决定书生效时间为送达之日,审计决定应在90日内执行完毕。
被审计单位应在审计决定规定的执行期限内,将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局。
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可以运用函证、核对及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投资内部控制的审查,找出控制弱点,确定审查的重点和方法。
查阅投资协议、合同,核对投资明细账与总账、证券投资账面金额与企业持有的有价证券、投资账与其他相关资产账。
向被投资企业进行函证,查阅被投资企业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确定企业账上分得的投资收益和负担的投资损失。
分析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研究投资效果或风险程度,预测被投资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步骤
审前调查,确定范围,收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资料,确定审计范围,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名单。
收集资料,检查分析,对投资项目的可研、立项、设计及相关批复,招投标程序、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结合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财务账目凭证,根据项目完成进度,结合签订的合同,检查项目财务核算是否合规。
现场勘查,核实情况,对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进度管理等进行现场查勘,对工程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抽盘,核实相关管理流程执行情况等。
长期投资审计
获取或编制长期投资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和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检查长期投资入账基础是否符合投资合同、协议的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重大投资项目,应查阅董事会有关决议,并取证。
检查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和应计利息是否按规定恰当地进行了核算。
检查年度内长期投资增减变动的原始凭证,并追索其变动的原因及授权批准手续。
检查长期投资的核算是否按规定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对于采用权益法的,应获取被投资单位业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
审计程序的其他环节
策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了解客户业务和风险,制定审计计划。
内部控制评价:评估客户的内部控制体系,确定是否有效,并决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
风险评估:评估与客户业务相关的风险,并确定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或欺诈风险。
测试阶段:进行审计程序的实施,包括收集和分析证据,进行样本测试,确认账务准确性和合规性。
事实调查:对发现的异常进行调查,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并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报告阶段:根据审计发现,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和审计发现的详细说明。
跟进阶段:与客户讨论审计发现,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并确保客户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些审计程序旨在确保投资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投资管理水平,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