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程序,也称为上诉审程序,是指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的法律制度。这一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为了纠正一审判决中的错误、保障当事人权利而设立的。
上诉期限
判决书送达后15日内提起上诉。
裁定书送达后10日内提起上诉。
审理方式
二审法院可以全面审查案件,包括事实和法律适用。
对于事实清楚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审理对象
上诉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原审的判决和裁定,即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
审理期限
一般案件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但具体时间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度而异。
判决方式
二审判决可以是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二审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程序流程
上诉立案:当事人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上诉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开庭审理:公开审理的案件需要提前公告,庭审包括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也可能进行调解。
作出裁判:合议庭合议后作出裁决,包括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并进行宣判。
再审程序
当事人还可以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申请再审,但需在二年内提出,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此限制。
通过以上流程,民事二审程序旨在确保司法公正,纠正错误判决,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