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户双击程序图标时,会发生以下状态变化:
激活状态
用户双击图标后,打开的窗口会处于激活状态。此时,用户可以看到窗口中的所有元素,且窗口的标题条会呈现高亮度蓝色。激活的窗口意味着该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能够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
非激活状态
如果用户再双击另一个图标,之前打开的窗口会转为非激活状态,且被新打开的窗口覆盖。此时,虽然窗口仍然打开,但它不再处于前台,用户无法直接与其交互。
前台与后台
在Windows系统中,同时只能有一个窗口处于激活状态,即一个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其他未激活的窗口及其运行的应用程序则会在后台运行。
进程创建
系统在感知到双击操作后,会通过进程监测(如资源管理器explorer.exe)获取双击对象的完整路径,并调用CreateProcessA或CreateProcessW函数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这个进程会加载并运行相应的程序。
用户交互
双击操作不仅会打开程序窗口,还可能触发程序内的特定功能或交互,例如在聊天界面中双击消息可以放大文本,或在微信中双击好友头像可以执行拍一拍操作。
总结来说,双击程序图标会导致程序窗口从非激活状态变为激活状态,并在前台运行。同时,系统会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来执行该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与程序进行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