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审计程序的基本组成
审计程序通常包括三个主要阶段: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
在计划阶段,审计师会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水平,并分析审计风险。
在实施审计阶段,审计师会编制审计计划,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以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
在审计完成阶段,审计师会整理、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并编制审计报告。
社会审计程序的特点
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由准备、实施和终结三个阶段组成,与国家审计程序相比,具有其独特性。
社会审计通常不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因为它是受托审计,审计师根据委托人的需求进行审计。
社会审计组织不具有行政处理处罚权,因此在出具审计报告后,不会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决定。
业务承接和保持阶段的问题
在业务承接和保持阶段,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例如首次承接业务时未按准则要求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
具体问题包括前后任会计师的沟通不够或流于形式,没有与前任会计师进行充分沟通或未将沟通状况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综上所述,审计程序的现状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过程,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业务承接阶段的沟通不足,但审计程序的基本框架和步骤仍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持续改进审计程序,特别是在业务承接和保持阶段,确保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