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自2017年1月9日微信正式发布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具体如下:
热情阶段
2017年1月9日,微信正式发布小程序,由于其免安装、轻巧、免卸载和多入口的特性,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
失望与质疑阶段
尽管小程序在发布初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很快就面临了用户的失望和质疑,主要因为小程序的数量较少,入口较深,导致用户量增长缓慢。
回归与井喷爆发阶段
2017年9月20日,支付宝小程序开放公测,2017年12月28日,微信小程序开放游戏类目并增加下拉访问小程序入口,推动了日活用户的大幅增长。
2018年1月,“跳一跳”等小游戏的流行和下拉入口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小程序的访问量,日活用户达到2.8亿。
2018年3月,多家手机厂商联合推出快应用,虽然名称不同,但本质上也是小程序。
2018年7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上线。
2019年5月22日,QQ小程序开始灰度测试,并于6月正式上线。
成熟与衰退阶段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小程序的发展进入成熟期,用户增长放缓,开发者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的持续优化。
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包括加载、显示、隐藏和卸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开发者采取不同的策略来确保小程序的顺利运行和用户满意度。
当前状态
截至2022年,国内小程序的数量已经突破300万个,其中约70%由专业团队开发。
微信小程序的用户数量已超过4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总的来说,小程序从诞生起就备受关注,经历了初期的热情追捧,中期的失望和质疑,再到后期的回归和爆发式增长,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开发者需要在这个阶段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的持续优化,以保持小程序的竞争力和用户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