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接种程序是什么工作

时间:2025-01-20 08:16:37 程序应用

猪场接种程序是指 根据特定地区或养殖场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的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接种计划。这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间隔时间等规程和次序。以下是猪场接种程序的详细工作内容:

猪只准备

严格按猪场制定的免疫程序的日龄执行,同群猪的免疫日龄最好相差±3天内。

特殊情况下需要推迟接种的,需留档备案,并日后做好补免。

如猪群群体发烧或猪群腹泻等,应先治疗,恢复健康后再接种疫苗。

作好免疫计划,计算好需要的疫苗用量,避免浪费。

器具准备

清洁与消毒接种用具,如金属注射器、止血钳、针头、针盒与喷鼻器。

针头要锐利、畅通,并能与注射器凸嘴紧密接合,弯针、堵塞针必须剔出。

用清洁纱布包裹清洗后的每具金属注射器及针头,然后放入窝中煮沸消毒,煮沸后时间不少于15分钟,待针管冷却后方可使用。

疫苗准备

检查疫苗保存温度并做好出库记录。

检查疫苗的质量,包括疫苗瓶的标签登记、名称、生产商、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批号,扫描条形码辨别疫苗真伪。

检查疫苗外观、颜色是否异常,是否有发霉变质现象,是否有冻融现象,是否有大量沉淀、分层现象等。

包装是否破损,冻干疫苗稀释时要检查是否真空。

接种操作流程

防疫人员由专人负责,监督实施,以免漏免。

接种时间通常选择阴凉的天气,夏天早晚较好,避免高温对疫苗的影响。

弱毒疫苗的稀释使用专用的稀释液,不要过度摇晃。

灭活疫苗摇匀未用完的可放入冰箱保存。

肌肉注射时选择合适的针头,进针位置最好选择颈部肌肉,注意每次注射剂量及避免气泡进入注射器。

接种后的观察与应急处理

注射完后,观察动物15-30分钟,如果出现应激过敏反应,要及时进行免疫反应救治,可以注射0.1%肾上腺素。

当天开启后未使用完的疫苗、疫苗瓶及注射器等必须统一收集。

记录与档案管理

记录每只猪的免疫情况,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批号等信息。

使用免疫跟踪卡或母猪卡等工具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跟踪和追溯。

通过以上步骤,猪场可以科学、规范地进行免疫接种,有效防控疾病,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