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通常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调查摸底,收集材料
对重组企业的经济效益、资产财务状况、内部组织机构、人员状况、企业办社会状况、产品技术设备状况、企业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
明确思路,设计方案
成立企业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得力人员,分析企业内部外部现状和问题,明确企业重组的目的与基本思路,拟订企业重组实施方案、公司章程、集团章程、配套方案等一系列重组文件。
职工讨论,上报审批
将《实施方案》交职工讨论,听取职工意见,进行思想动员和学习教育,并对高中级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将《实施方案》送各有关部门听取意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最后修订方案,上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清产核资,界定产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清点、盘库、造册等,对准备进行重组的资产进行准确评估,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划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
拟定重组企业的股权结构
根据清产核资结果,拟定重组企业的股权结构,包括确定股东、出资比例等。
决议通过
兼并双方就兼并的形式、资产债权债务担保的处置办法及职工的安置方案等基本内容进行协商,达成兼并意向性协议,并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形成决议。
方案实施
根据兼并协议和审批文件,实施兼并,办理资产划转、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有关手续。
评估最终效益
由兼并双方的出资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各方认可后完成兼并,并对最终效益进行评估。
特殊行业审批
对涉及特殊行业的兼并,需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政府审批。涉及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还应征求证券监管机构的意见。
发布重组公告
公司合并应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这些程序确保了企业重组的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全面性,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