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样规范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收样品前的准备
样品管理员应先观察样品的完整性,确认运送是否符合要求,并查看样品送检登记表的填写情况。
检查样品是否符合运送标准,并与送检人填写样品交接手续,双方签名,一式两份,保存。
样品的接收与确认
样品由样品管理员统一接收,其他人不得直接受理检测样品。
样品管理员在接收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验需求,查看样品状态(包装、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级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资料的完整性。
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进行所需求的检验,并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检验完毕后样品处理方式。
样品管理员根据委托要求,查验样品状况,包括外观、数量、型号、规格等,并记入《样品台帐》。
若样品与检测委托单内容不相符、委托方要求不明确或不详尽、对样品是否适合要求持有疑问时,样品管理员应及时向委托方提出,取得明确的说明,并记录、签字确认。
对不符合规范、标准等规定要求的样品应退还委托方,不予接收。特殊情况下,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客户委托要求偏离检测方法正常条件的评审,并要求委托方出具书面意见,在不影响检测质量前提下,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样品的标识
样品确认无误后应及时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的唯一性编号、样品状态(未检、待检、已检、留存)等。
确保样品在实验室期间保留样品标识,并及时更新样品状态。
样品的流转
样品管理员在接收样品后,应根据检测流程,将样品流转到相应的检测部门或实验室。
在流转过程中,应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样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或污染。
样品的存储
实验室应有专门的样品存储区域,对样品进行分类、标识和记录。
样品存储应满足样品保存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样品的处理
检测完成后,样品应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理,如销毁、归还等。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记录样品处理的相关信息,确保样品可追溯性。
通过以上步骤,实验室可以确保样品接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