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调查的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20 02:04:16 程序应用

立案审查调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立案审批阶段

决定受理:经过初步核实,对需要追究纪律或法律责任的监督对象,承办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撰写立案呈批报告。

审批流程:立案呈批报告需包括标题、批准立案单位、问题线索来源、被立案审查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呈报单位意见、署名及附材料等内容。审批包括对同级党委管理的干部和同级党委管理以外的人员的立案审批。

立案程序

对党员、监察对象的立案程序:一般由对违纪违法人员中级别最高的人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初步核实,必要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可委托下级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初步核实。初步核实后,对属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涉案人,可直接立案审查调查;对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其他涉案人,也可一并立案审查调查。

对非党员、监察对象的立案程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和必要的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侦查阶段

接受立案材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接收的立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审查与调查:对立案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在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以确保证据确凿、事实清楚。

处理结果:经过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并对立案的案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

审理阶段

案件移送:经过立案审查调查并需要追究党纪责任或法律责任的案件,由案件承办部门移送案件审理部门。

审核与决定:案件审理部门依规依纪依法审核把关,提出纪律处理或处分意见,按程序报批后予以落实。涉嫌职务犯罪的,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

审判阶段 (如适用):

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法院审理: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并确定相应的刑罚。

建议在立案审查调查过程中,确保程序合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以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