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筛选条件设置
市场与板块选择 根据投资范围选择沪A、深证等市场板块,或特定行业/概念板块(如农牧饲鱼板块)。
财务指标筛选
- 常用财务指标包括:
- 市盈率(PE):筛选PE<10且市值>100亿元的股票;
- 净资产收益率(ROE):选择ROE持续高于15%的公司;
- 营收与利润:关注年营收>50亿且净利润>5000万的优质企业。
流通市值与流动性
优先选择流通市值50亿以上的股票,确保较好的流动性。
二、技术分析辅助筛选
趋势指标
- MACD: 当MACD柱线向上突破零轴时,可能预示买入信号; - RSI
- 均线系统:关注5日均线向上穿过20日均线的金叉形态。
形态与信号 - 突破形态:
价格突破前期阻力位(如60元)或支撑位(如前期低点)时,可重点关注;
- MACD柱状图:柱状图持续放大且方向明确,强化趋势判断。
三、高级筛选技巧
自定义筛选器
支持设置多条件组合,如“财务指标+技术指标”:
- 市盈率<10且ROE>15,同时MACD金叉;
- 或者设置“行业+概念”筛选,如房地产行业且近期有政策扶持。
实时监控与调整
- 利用软件的“盘中预警”功能,设置价格突破阈值(如60元)实时提醒;
- 定期优化筛选条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财务指标阈值。
四、注意事项
数据更新
选择支持“服务器选股”的软件,确保数据及时性(如5分钟更新);
风险控制
筛选出的股票需结合基本面分析,避免仅依赖技术指标;
工具整合
结合财务数据与技术图形分析,提高决策准确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化筛选股票,建议先从基础条件入手,再结合技术分析工具优化选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