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编程规范是确保CNC编程工作质量、效率和减少错误的重要文档。以下是CNC编程规范的基本内容,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CNC编程规范
1. 目的
加强CNC编程人员的工作规范
减少CNC编程误差和返工
避免工件报废
缩短制造周期
确保品质要求和工程排期需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CNC编程人员管理
3. 编程工作
编程师对其负责的模具CNC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质量、效率、成本控制和出错控制负全责。
4. 数据处理与编程
调取零件数据(3D、2D)
分析图纸,确定加工工艺及流程
合理选择刀具和辅助面线
制定合理的加工策略,包括切削参数、进给速度等
模拟检验,确保程序正确性和可靠性
5. 输出NC代码和程序单
编写NC代码并进行检查和修正
输出NC代码到数控加工设备
输出程序单供现场操作人员使用
6. 跟踪现场加工情况
加工过程中跟踪现场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程序,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7. 文件命名和放置管理
在每套模具下创建“CAM”目录
包含模具编号、文件版本号、编程文件夹等
文件命名格式示例:`DS14134(模号)A0(版本号)A01(工件编号)H(编程人员编号)1(电极编号)_F(精电极)A(程序A)`
8. 编程方式和工艺要求
根据工件材质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加工余量、步距和进给速度需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配合面加工应达到图纸尺寸,余量为0
9. 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较小面积的分型面,加工余量可为0
插穿面加工应预留适当的装配余量
加工步距和进给速度可根据面积大小调整
以上规范可以帮助CNC编程人员有组织、有标准地进行编程工作,确保加工质量。请根据公司的具体要求和加工环境对上述规范进行适当调整。